11日7月2013年,习近平大佬考察完石家庄市正定县就来到革命老地方西柏坡,跟县里的村干部和老百姓们聊聊天。他说,“我们可不是一直在休假,还得继续加也!你们所有的领导官员和共产党员都得好好过上人民给咱们党的考试,把咱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给考好,努力写出一篇好评。”
近年来,石家庄老铁们铭记总书记的叮嘱,咱们不丢历史文化,大力发扬时代精神,使得广大官员带着“赶考”的精神状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加快实现“经济总量过万亿元”的目标,把咱们的城市打造成为一个让本地人自豪、外地人向往的酷炫之地。
新鲜古老气息混搭在一起
石家庄西边是太行山,北边有滹沱河,铁路和高速公路都在这里交汇,被人们称为“南北交通要道、燕晋咽喉”。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,东垣古城修建了起来,从那时起,这座城市就开始发展起来了。在过去的1500多年里,正定这座古城一直是郡、州、路和府的治所,曾经和北京、保定一起被称为“北方的三个英雄城”。到了清末民初时期,石家庄因为京汉、正太铁路的交汇处而成为了“铁路十字路口”,从此工商业开始兴旺起来。
在河北省的博物馆广场上就有一对“双翼神兽”,它俩生气勃勃地向着前方张嘴咆哮着,好像在向大家展示中山国神秘的一面。咱再来说说封龙书院吧,它可是培养了一代代的贤臣名士啊。还有那座悬在半空中的苍岩山悬空寺,真是巧夺天工啊。还有大老远就能看见的赵州桥,都经过了千年的风雨,一直屹立在那儿……
厩旦艷,游客就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正定古城城墙上游玩。拍摄者是新华社记者牟宇。
要是要来石家庄玩的话,那可得选上正定古城啊。咱上了南城门往北望,就能看见古寺、古塔、古街、古楼等各种各样的古建筑。隆兴寺、广惠寺、荣国府、赵云庙,这些景点可都是游客络绎不绝。到了晚上,古城华灯一亮,王家烧麦、正定八大碗之类的名吃店可都是热闹非凡。在阳和楼下,市民和游客都在争相展示自己的才艺……
这个古老的县城已经走进了当代的风口浪尖。他们一直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。在正定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古城保护工程,真的让人感觉“上得了城楼、远望古塔、记得住乡愁”的梦想成为了现实。这个古城的人气越来越旺,让很多旅游经营者都笑逐颜开。
霍哲,正定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,说文旅产业已经成了正定强县富人的支柱产业,今年1至6月正定接待游客有794万多人,旅游收入总计超过63亿元。
这,是无人机照片,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外拍摄,9月23日。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
红色,也是石家庄的一大特点。在平山县西柏坡纪念馆,每年都有大量的参观学习者。作为革命圣地,这里有很多对后人有着精神文化滋养的东西,比如“赶考”和“两个务必”。
站在太平河片区,看着石家庄古今交织的历史,就在眼前——
向北看,正定古城的长乐门城楼矗立在那里,展示着北方雄伟的壮丽景色。向南看,东垣古城遗址公园代表着这座城市两千多年的历史根基。还有脚下,这里是石家庄“拥河发展”战略的起步区、示范区、引领区。
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纪念塔(摄于9月23日,无人机拍的照片)。记者牟宇拍摄
城市大变样
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地理和人文因素。100多年来,不同地方的人陆续来到这里,追求自己的梦想,石家庄的开放和包容是大家看中的特点。
西部山区富藏煤矿和建材资源,东部平原适宜农作物种植,地理优势使得石家庄成为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,也正因如此,石家庄成为六十年代以来中国轻纺工业发展的重要城市。
时代在变,石家庄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。过度依赖传统产业、低端产业链和规模小成为石家庄发展的瓶颈。曾经的雾霾问题严重影响了石家庄市民的生活质量,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。
井陉县石家庄里的韩信,公元前204年他打赢了著名的“背水一战”。2014年,石家庄打响了新世纪的“背水一战”,狠狠压减了落后产能,调整了产业结构,在阵痛中涅槃。 如今的石家庄,褪去了落后产能的锈衣,穿上了绿色、创新、高质量发展的新装。 车水马龙,灯月辉映,当夜幕降临,石家庄市鹿泉区土门关城楼前热闹非凡。作为历经千年风雨的雄关古驿,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、商贾云集之地。如今,它再度焕发繁华,成为石家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 鹿泉区曾大力发展水泥产业,但也带来了污染加剧、结构单一和产能过剩等问题。为了从痛苦中汲取教训,当地砍掉了五分之四的水泥产能,并将荒山披上了绿装。随之而来的是一座座文旅小镇和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崛起。开局之际,“十四五”已经到来,石家庄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总量过万亿元的目标。他们明确打算打造新一代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现代食品、现代商贸物流、先进装备制造等“五个以上千亿元产业集群”,为城市带来新动能,重塑城市的面貌。 9月7日的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,吸引了很多参观者,他们在会场上体验了挖掘机的5G远程驾驶系统。这次博览会是在河北省石家庄举办的,参观者们感受到了数字经济的强劲活力。 从9月6日到8日,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石家庄(正定)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办。许多重大项目签约落户石家庄,为当地的数字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。 在位于鹿泉区的数字经济小镇,河北神玥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毅表示:“我们从北京搬到石家庄后,营收从几千万元增长到近3亿元,员工人数也从200多人增长到1500多人。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正在小镇上兴起,已经有620家电子信息企业聚集在这里。 对于石家庄来说,人才是*重要的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浪潮中,石家庄加大了柔性引才的力度,全面发力,致力于人才的引进、培养和留住。在2022年年底,石家庄首次被评为“2022中国年度*佳引才城市”。7100.6亿元,石家庄市的生产总值在2022年达到了。同比增长了6.4%,增速排在全国42个主要城市的前面。
石家庄真是个美美的地方
太行山上的云,滹沱河两岸的绿色。哇塞,滹沱河从西边流到东边,全长205公里,就像石家庄市的妈妈河,也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起源地啊。
从70年代开始,滹沱河就常常断流,植物也稀疏,到处都是沙坑,可怜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。
从2017年到现在,石家庄就开始修复滹沱河生态了。他们要统一修复生态环境,防止洪水泛滥,保护水源,还想发展产业。现在,滹沱河和太平河交汇的地方,有好多建筑像太平别院和听雨轩。这些建筑都隐藏在绿树中,看起来很古老庄重。还有梅岭春早公园和美术馆也在紧张的建设中……
9号,石家庄市的樱花公园里,游客们随意地玩耍着(照片是用无人机拍的)。记者骆学峰摄
这个城市真是够热闹的,让人觉得很亲切。石家庄市一直在努力打造一个让本地人感到骄傲,其他人渴望去的迷人城市。
这年头石家庄市连续十多年致力于发展夜间经济。各种各样的观光、文化体验、时尚购物体验项目,营造了一个让市民悠闲舒适度日的空间。新华区的湾里庙步行街、长安区的勒泰庄里街、鹿泉区的龙泉古镇、栾城区的古栾水镇等历史悠久且独具个性的商业街区,不断升级提档,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新的休闲场所和经营方式。
这是2月1日拍摄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古栾水镇夜景。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
“有朋友来石家庄,我都会带他们来这里逛逛,感受美丽、热情的石家庄。”市民刘辉在夜幕中畅游湾里庙步行街时这么说。
*近几年,石家庄拆掉乱搭的建筑,还原城市空间,打造独特的公园,包括湾里庙步行街在内的1120多条小巷街道得到整治,城市焕然一新;还利用空地建了200多个球类运动场地和110多公里的健身步道;在一些空地上建起了许多清幽秀美的街角公园,市民们能够在家门口玩运动,还能欣赏美景。
石家庄正大步向一个更宜居、更幸福的城市迈进。
文字记者:李凤双、曹国厂、齐雷杰、杜一方
视频记者:曲澜娟、张玮华
海报设计:姜子涵
编辑:张虹生、李明辉、刘莲芬、胡碧霞、邬金夫
统筹:王洁、方思贤